起亚澳大利亚37年销破100万辆:皮卡电动车领航增长,“澳洲经验” 揭秘车企出海三大启示

2025 年,起亚在澳大利亚市场迎来历史性时刻——自1988年进入当地市场以来,历经37 年深耕,累计销量正式突破100万辆。为纪念这一里程碑,起亚澳大利亚在昆士兰州 "摩托拉马经销商" 举办专属仪式,将象征意义的第100万辆车(一辆起亚塔斯曼Tasman双排皮卡)交付给车主詹姆斯?艾伦多夫,起亚澳大利亚COO丹尼斯?皮科利、品牌大使帕特里克?拉夫特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瞬间。


更值得关注的是起亚在澳大利亚的"加速增长轨迹":从0到50万辆,起亚用了整整30年(直至2018年);而从50万辆到100万辆,仅耗时7年,相当于近7年平均年销量超7万辆——这一数据的反差,直观印证了当地消费者对起亚品牌认可度的快速提升。

37年"圈粉"路:爆款车型迭代,精准踩中澳洲需求
起亚能在澳大利亚市场实现"百万销量",核心在于每一代产品都精准匹配当地消费者需求,从经典轿车到家用MPV,再到如今的皮卡与电动车,形成了清晰的"爆款矩阵"。

经典车型奠定基础:轿车与SUV成"销量支柱"
赛拉图(现名K4):家庭轿车"销量王"
作为起亚在澳大利亚最畅销的车型,赛拉图累计销量达200,780辆,相当于每5辆起亚车中就有1辆是它。这款车的核心优势在于"高性价比+大空间":后排空间比同级别竞品宽10-15厘米,后备箱可轻松容纳3个28寸行李箱,完美适配澳大利亚家庭"通勤+短途出游"的需求;同时,其维修成本仅为同级别车型的80%,成为许多家庭的"第一辆车首选"。

狮铂拓界:家用SUV"全能选手"
狮铂拓界以188,159辆的累计销量紧随其后,2010年后推出的澳洲版特别强化了"全场景适配性"——新增四驱功能,可应对郊外露营、轻度越野等场景;悬挂系统比海外版硬15%,能更好适应澳大利亚多砂石的非铺装路面,成为兼顾城市通勤与户外需求的热门选择。

RAY:城市代步"小巧神器"
小型车RAY累计销量166,062辆,凭借"车身灵巧+低油耗"精准吸引年轻人与上班族:车长仅4.1米,在澳洲狭窄的城市街道中好停好开;百公里油耗低至5.2L,比同级别车型节省15%燃油成本,成为城市短途出行的"性价比之选"。

MPV深耕家庭市场:嘉华成"澳洲多孩家庭标配"
起亚嘉华累计销量达123,854辆,常年稳居澳大利亚MPV销量榜前三,核心原因是"精准解决家庭痛点":2015年后的版本标配双侧电动滑门(方便老人、孩子上下车)、第三排独立座椅,还可选装后排娱乐屏;7座布局能轻松容纳全家+婴儿车、野餐装备,完全适配澳大利亚家庭"周末郊外出行"的生活习惯,被誉为"澳洲家庭MPV的标杆"。

新增长引擎崛起:皮卡与电动车打开"增量市场"
近年来,起亚在澳大利亚的销量增长逐渐由"传统车型"转向"新赛道",皮卡与电动车成为两大核心突破口

皮卡Tasman:上市即成"黑马"
作为起亚首款针对澳大利亚市场开发的皮卡,Tasman今年4月上市后,仅5个月就跻身皮卡细分市场销量前十。其核心竞争力在于"耐用性+装载能力":货箱采用耐磨涂层,装载金属工具、木材也不易刮花;最大载重量达1吨,可拖拽3.5吨拖车,完美适配农场主、建筑工人等实用需求——此次选择Tasman作为第100万辆交付车,也凸显了起亚对皮卡市场的战略重视。

电动车EV3/EV5:借"碳中和"东风突围
随着澳大利亚推进"2050年净零排放"目标,电动车需求快速增长,起亚EV3、EV5精准切入这一赛道
EV5(家用纯电SUV):续航达460公里,后排座椅可完全躺平,适配家庭长途出行需求,去年上市后迅速成为家用纯电SUV细分市场"热门款";
EV3(小型纯电SUV):起售价约3.5万澳元(约16.8万人民币),比同级别竞品低10%-15%,精准吸引预算有限的年轻人,上市3个月订单破5000辆。
从2.2%到6.9%:起亚的"澳洲生存法则"
37年前,起亚初入澳大利亚时,市场份额仅2.2%,属于"小众品牌";而到2025年7月,其市场份额已攀升至6.9%,涨幅超3倍。期间,起亚还在2022年斩获"澳大利亚品牌销量第3名""经销商满意度第1名",2024年全年销量首次突破8万辆——这一跨越式增长,源于起亚做对了三件关键事
深度本地化:按澳洲路况"定制"车型
澳大利亚多非铺装路面(如郊外砂石路)、地广人稀的特点,被起亚纳入车型开发核心考量:
狮铂拓界、Tasman等车型的澳洲版,悬挂系统均经过强化,硬度比海外版高10%-15%,可应对颠簸路面;
皮卡Tasman的货箱、底盘做了防水防锈处理,适配澳洲多雨、多泥泞的户外环境;
部分SUV车型新增"碎石路模式",通过调整动力分配,提升非铺装路面的通过性——这些细节让当地消费者感受到"起亚懂我们的需求"。

服务破局:用"超长保修+上门维修"打消顾虑
针对澳大利亚"地广人稀、维修不便"的痛点,起亚推出差异化服务:
行业首创"7年/不限公里数保修",远超大多数品牌的"5年保修",直接解决消费者"怕修不起"的顾虑;
针对偏远地区(如中部农场)推出"上门维修服务":若车辆故障,经销商会派技师开车或坐飞机上门检修,无需车主将车开到几百公里外的4S店——这一服务在澳洲偏远地区的用户满意度高达92%。

借势政策:紧跟"碳中和"布局电动车
起亚精准把握澳大利亚政策红利,加速电动车落地:
利用当地"电动车免征奢侈税"政策,将EV3、EV5的终端售价降低8%-12%,提升性价比;
与澳大利亚充电运营商合作,为购车用户赠送"1年免费公共充电权益",缓解充电焦虑;
计划2026年引进纯电MPV EV9,进一步完善电动车产品矩阵,覆盖家庭、商务等更多场景。

起亚"澳洲经验":给车企出海的三大启示
起亚在澳大利亚37年的"百万销量之路",不仅是一次成功的品牌出海案例,更为全球车企提供了可复制的"出海方法论"——核心不是"复制国内产品",而是"因地制宜的本地化创新"

长期主义:耐住性子做"口碑积累"
起亚没有追求"短期冲量",而是用37年时间完成"从性价比吸引→服务留客→趋势破局"的递进:早期靠赛拉图、RAY的高性价比打开市场,中期靠"7年保修+上门服务"积累口碑,如今靠电动车抓住新趋势——这种"一步一个脚印"的长期主义,让品牌在丰田、福特等强势对手的挤压下,逐渐站稳脚跟。

细分破局:不贪大,先做透"小赛道"
面对澳大利亚市场的老牌车企,起亚没有"正面硬刚",而是聚焦细分市场做"精":
嘉华专注"多孩家庭MPV",避开与丰田阿尔法的高端竞争;
Tasman瞄准"实用型皮卡",不与福特Ranger、丰田海拉克斯争夺越野性能用户;
EV5聚焦"家用纯电SUV",不盲目追求高续航,而是强化空间与舒适性——在每个细分赛道做到"小而强",最终实现"以点带面"的份额增长。

产品+服务+政策:三者联动才是"制胜关键"
起亚的成功不是单一优势的胜利,而是"产品适配+服务保障+政策借势"的协同:
产品端按本地需求定制,解决"用得爽"的问题;
服务端用超长保修、上门维修,解决"用得放心"的问题;
政策端紧跟碳中和趋势,享受免税红利的同时,迎合消费者环保需求——这种"三位一体"的策略,让起亚在澳洲市场形成差异化竞争力。

未来展望:电动车与皮卡成增长双引擎
随着澳大利亚电动车渗透率的提升(预计2030年达35%)与皮卡市场的扩容,起亚的增长空间仍在扩大:
电动车领域:2026年推出的EV9纯电MPV,有望吸引环保意识强的家庭用户,进一步完善电动车矩阵;
皮卡领域:计划为Tasman新增混动版本,提升燃油经济性,挑战丰田海拉克斯的市场地位;
服务升级:将推出"电动车上门充电+电池检测"服务,进一步解决偏远地区用户的充电痛点。
起亚的"澳洲故事"证明:车企出海不是"产品搬运",而是"深度融入当地市场"。只有真正尊重当地用户需求、理解政策趋势、做好长期投入,才能在海外市场走得稳、走得远——这一经验,不仅对中国车企出海具有借鉴意义,更成为全球汽车品牌"本地化运营"的标杆。

来源:汽车供应商网

北京朝阳区青年路27号院 电话:010-58071949 89224557
网站设计/技术支持:中国普网京ICP备2020044305号